帝亞精品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關鍵!別小看牙齒問題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關鍵!別小看牙齒問題

Apr 21. 2025

現代人因為長期食用精緻澱粉、咖啡、可樂..等飲品,導致口腔中的細菌滋生,導致牙周病已經快變成國民病了,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國人牙周病的盛行率高達九成以上,口腔問題被大多數人輕忽主要都因小看了牙周病菌的危害,以及沒有養成定期牙齒檢查的習慣。其實,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都指出,牙周病除了是造成缺牙的主因外,更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嚴重牙周病更可能造成: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偏頭痛、甚至癌症都有可能。牙周病可不只是個口腔疾病,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嘴巴內的細菌影響的可能是全身的健康。 1 毫克的牙菌斑內約有數量 1 億的細菌存在,當牙周的表皮因細菌侵蝕造成潰瘍,潰瘍上皮便成為讓細菌有機會侵入身體,導致身體許多疾病的發生。

牙周病到底是什麼?

牙周病其實指的就是牙齦、牙周膜、與齒槽骨等牙齒周邊組織的炎症,牙周組織包含了牙肉、牙骨質和牙周韌帶,這些都具有支持牙齒的功能,這些組織一旦受到破壞,支持牙齒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嚴重時可能造成牙齒動搖甚至脫落的狀況  。 

牙周病可分為牙齦炎與牙周炎二大類:

牙齦炎:屬於最初的牙周疾病,發炎範圍侷限於牙齦組織。常見症狀為牙齦紅腫出血、隱隱疼痛、刷牙時牙齦出血現象。

牙周炎:當牙齦發炎症狀置之不理,使得牙菌斑、牙結石、食物殘渣堆積在牙齒周圍後,細菌沿著牙根表面往根尖處累積,侵犯至牙齦下方的齒槽骨及牙周韌帶,會引發身體免疫反應造成牙齦紅腫發炎流血,形成較嚴重的牙周炎。更有可能因此『齒槽骨流失』,牙齒開始鬆動搖晃。

目前,牙周病在國人的發生比例高達90%左右。若是發現有以上的牙周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接受專業的牙周病檢查評估及治療,才能維持牙周組織的健康。

牙周病為什麼會產生?

牙周病主要的原因是附著在牙齒表面上的細菌叢—牙菌斑。牙菌斑是覆蓋在牙齒和牙齦的黏稠薄膜,主要是由細菌組成,其餘是細菌分泌的酸性物質、食物殘渣、唾液,與口腔黏膜脫落的細胞。隨著時間發展,細菌種類比例會有改變,目前在口腔內的細菌種類高達上千種。

牙周病的原因主要是口腔衛生不佳或是清潔方式不正確,導致牙周病細菌、牙菌斑、牙結石、食物殘渣堆積在牙齒周圍,並沿著牙根表面往根尖處累積。

如果任由牙菌斑在牙齦周圍不去清潔,就會漸漸鈣化形成牙結石,牙結石的表面更容易附著大量的細菌,導致牙齦炎之後再破壞到齒槽骨,進而發展成牙周病,牙齒本身也會產生齲齒的問題。

牙周病如何預防?

絕大多數的牙周病可以透過控制牙菌斑來預防。控制牙菌斑最有效的方式為:我們建議每天刷牙以及使用牙線儘早去除牙菌斑,平時最簡易的方式是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檢查潔牙的狀況;但如果已產生牙結石,僅靠刷牙和牙線很難清潔,須請牙醫以專業方式去除。

另外,避免吸菸,增強個人的抵抗力,不要讓壓力、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抵抗力降低而無法對付細菌,這些都是預防牙周病需要注意的事項。

會造成牙周病形成的原因?

  • 不良的飲食習慣(酗酒、甜食、高油高鹽的食物、吃過硬的食物)
  • 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抽菸、不喜歡刷牙)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抽煙是牙周病的危險因子,它會加重牙周病並且也導致牙周治療效果變差。吸菸患者因循環比較差,牙齦不易流血,容易誤以為牙周健康,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 已經不密合的牙齒填補物質或是假牙,齒列不整

牙周病會引發那些併發症?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若有牙周病單純只會影響口腔,你不知道的是身體許多慢性病或併發症,很多都是來自於口腔問題,以下這些併發症或慢性病就是因為口腔而引起的:

心臟病

導致牙周病的細菌中含有很多內毒素,經由發炎的牙齦組織或牙齦傷口進入血液循環時,容易造成心臟血管內膜處的發炎反應,形成血管之粥狀硬化斑塊,提升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

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分別是第二及第四名,這兩種疾病都與動脈硬化有關。它在心臟會造成心絞痛或是心肌梗塞的併發症;身體其他地方則可能產生中風、動脈瘤或是缺血截肢等後遺症。

『動脈粥狀硬化』,簡單來說就是血管壁變厚、變硬,它可以形容成血管老化的程度或血管年齡,是威脅我們健康的潛在殺手。

危險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肥胖、酗酒及其他因素。它會造成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都可能致死,而身體其他處血管阻塞也可能使該處出問題。

牙周病菌隨血流入侵血管,也會被視為異物引發免疫反應。膽固醇和脂肪堆積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而感染發炎的產物也會沉積。漸漸血管壁變得狹窄、脆弱,嚴重時遭遇刺激容易破裂。

糖尿病

牙周病與糖尿病,許多因素讓它們成為相互影響、甚至惡性循環。糖尿病患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2 ~ 3 倍,這是因為高血糖導致牙周病感受性增加,破壞了牙周組織復元的機制。而中重度牙周炎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會顯著影響患者的血糖代謝控制。

牙周病也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阻抗』現象。這會干擾血糖正常下降使得糖尿病更難控制。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化終產物(AGE)所產生的發炎反應和很多血管病變有關,也使得糖尿病有全身性的併發症。除了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以外,牙周病也被公認為屬於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確實,糖尿病患者的牙周修復與傷口癒合能力比較差。

胃病

胃潰瘍、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造成,而科學家的研究證實,從患者口腔中培育出的幽門螺桿菌與患者胃部的類別和菌株一致,因此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桿菌,若隨唾液或食物進入胃部,便會導致胃炎或胃潰瘍的發生。如果口腔病菌過多會藉由食道直接到胃部,病菌過多會造成胃、腸出狀況,嚴重會導致胃食道逆流、胃炎甚至胃癌..等情況,所以口腔問題不只是在於口腔而已對於連帶的器官都會連帶出狀況。

呼吸道感染

曾有研究指出,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同時罹患肺炎的數量比未患牙周感染受試者高 3.9 倍。因為口腔中的牙菌斑可能成為呼吸道致病菌的來源,增加呼吸道的細菌留在咽喉裡的機率,導致呼吸系統感染。牙周病相關的兩項呼吸系統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肺炎』。某些肺部伺機性感染細菌也源自於於口腔。在台灣的研究指出,牙周治療明顯降低COPD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經過牙周治療者死亡風險也降低37%。可見口腔疾病對於呼吸系統的重要性。

失智症

牙齒連接著大腦的神經血管,兩者是互相影響的存在。牙周病的是種慢性的發炎,除了造成口腔發炎以外,還會透過連接著 大腦的神經血管影響到腦部, 產生異常的蛋白質 ,然後破壞神經細胞,進而使腦部退化 ,更嚴重的會惡化成失智症。另外因為口腔細菌會隨血流至全身,也可能被吸入或吞入,升級自己的刷牙技巧與習慣,能夠降低全身疾病的風險,省下大筆的醫藥費用。日本的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利用動物實驗,指出牙周病菌的毒素會使類澱粉蛋白β囤積,造成腦神經細胞逐漸壞死,這樣會惡化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挪威臨床科學研究部門Piotr Mydel有近期也有類似的報告,牙周病主要細菌移到腦部時,經過一連串的效應惡化成阿茲海默症。他們也嘗試在這方面開發新藥。

追求成年以後的健康,口腔狀況是重點

身體各系統環環相扣,牙齒牙周狀況與老年疾病有很多連結: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甚至是性功能障礙都有研究指出其關聯。嚴重的口腔問題確實是很多身體疾病的警訊與危險因子完整口腔的檢查,除了牙齒的問題,也可能發現到有口腔癌、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營養不良、肝臟問題…等。因此中老年的口腔衛生一定要重視。

對於老年人與其看護者的建議:

  1. 重視基本清潔:刷牙、牙線牙間刷清潔牙縫
  2. 適度用氟:針對齲齒率高者可用含氟牙膏或是氟膠防蛀
  3. 禁菸和飲酒適量
  4. 內科諮詢:許多藥物會有口乾的副作用,這可能會增加齲齒或口腔感染的機率
  5. 定期口腔檢查

參考資料: